2006年夏天,我第一次真正爱上世界杯。那时我刚上大学,宿舍里挤满了人,大家围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屏幕上的画面偶尔还会因为信号问题闪烁。但那都不重要——当齐达内用一记“勺子点球”戏弄布冯时,整个楼道都炸开了锅。
“足球不是生死,但高于生死。”——比尔·香克利
记得2010年南非世界杯,我和发小王梁熬夜看球。他支持阿根廷,我力挺德国。当穆勒的传中砸在克洛泽头上破门时,王梁气得把啤酒罐捏扁了,但转头又和我击掌:“这球真他妈漂亮!”那晚我们聊到天亮,从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聊到梅西的未来。
- 2014年巴西:亲眼见证克洛泽打破罗纳尔多纪录
- 2018年俄罗斯:姆巴佩横空出世的那记凌空抽射
- 2022年卡塔尔:梅西捧杯时王梁发来的60秒语音尖叫
上周和王梁吃饭,他忽然说:“等2030年世界杯,咱们带孩子去看现场吧?”我愣了一下——原来我们已经从熬夜看球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会被孩子问“爸爸为什么哭”的中年人。但没关系,只要哨声响起,我们永远都是那个为足球疯狂的少年。

有人说世界杯四年一次,但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它早已成为丈量人生的标尺。王梁总开玩笑:“咱俩的友谊全靠足球续命。”其实他不知道,那些为足球欢呼或落泪的夜晚,早就是我们青春里最鲜活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