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国家二队去过非洲拉练,也参加了默迪卡杯、长城杯等邀请赛,还参加了国内的甲级联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1985年第13届大学生运动会在日本神户进行,这届比赛的足球是正式比赛项目,国家二队应邀参加。虽然,参加大运会的其他国家都派出了业余球员和正式的大学生球员,但一些欧美国家的实力依然很强,所以我们不敢怠慢。当时,张宏根接替了张京天出任国家二队主教练,这位上海名宿同样是注重技术打法的教练,他在一些战术发展上也让球队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1985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麦超开角球。
在参加大运会之前,我们于1985年初先去了印度参加第四届尼赫鲁金杯赛。当年,这个比赛就像我们现在搞的“中国杯”一样,是亚洲水平最高的一个国家邀请赛,很多欧美强队都来参加。那届比赛,我们和前苏联、南斯拉夫和伊朗分在一组。前苏联是世界强队,当时我们上半场就输了0比2,下半场我首先远射追回一球,然后马林追平,可惜最后输了2比3。值得一提,当年前苏联守门的是世界巨星达萨耶夫。之后我们输了0比4给伊朗,1比1平了南斯拉夫。应该说,那个时候,全亚洲最强的球队就是伊朗,我们和他们相比,在身体力量上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在日本举行的大运会并不十分热闹,我们当时都是住在运动员村里,生活也比较枯燥,只是记得最后闭幕的时候,各国运动员都在马路边把各自的比赛衣服进行展示并互相交换,我们也很开心地参与其中。那届比赛,毕竟我们是专业球员,因此一路击败了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和美国,杀入半决赛。可惜半决赛1比2输给了技术更好的乌拉圭,最终在三四名决赛4比2击败了东道主日本,我也在那场比赛先开纪录。吴群立以6个进球成为那届大运会的最佳射手。应该说,这是中国男足历史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性运动会上获得足球项目的奖牌,也算一个值得骄傲的突破。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国家二队”对完善国家队的人才选拔和输送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里皮正在统筹这件事,希望能重新找到方向。另外,23岁以下的球员,在我们的年代早已经是身经百战的国内顶尖选手。这些球员根本不需要靠联赛优惠政策去扶持,而是有能力担任联赛中各队的核心主力!
1986年的国足“红黄队”之争
1985年“5.19”之后,国家队面临重组。当时的国家体委采取了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先成立红、黄两支国家队,然后采取内部竞争选拔,最终由专门的评定小组选出正式的国家代表队。这个模式有着浓浓的计划经济味道,在50年代的时候曾经搞过。而最近,中国女足也在搞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是否符合足球规律,暂时还不好下结论。
1986年的国足由年维泗出山担任主帅,加入了高丰文、胡之刚、戚务生、徐根宝等教练。红队基本是原来国家队加国家二队的精英组成,黄队则由当时的全国冠军辽宁队组成。经过了一系列的内部比赛,最终敲定了当年的国足主力班底。
国家红(上)、黄(下)队,麦超为红队后排右四
这支国家队的框架成型后,面临的大赛是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为了备战这届亚运会,国家队频繁进行各类型的国际比赛热身。因为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意大利队与韩国队分在同一小组,因此意大利方面希望以中国队为模拟对象,作为他们出征世界杯前的最后一次热身。
为了打这场比赛,意大利方面花了20万美金邀请中国队,并对这场比赛进行直播。该年的5月11日,我随国家队在那不勒斯的圣保罗体育场挑战意大利,这也是当年的中国足球罕见的挑战世界强队。那支意大利队,云集了贝尔戈米、加布里尼、西雷阿、 孔蒂、 安切洛蒂、罗西和阿尔托贝利等世界杯主力,全部都是大家熟悉的世界级球星。
虽然那场比赛因为实力差距,我们最终输了0比2,但著名的“烟斗教练”贝阿尔佐特赛后对中国队评价不低。而意大利的媒体在赛后的球员评分中,对我的打分很高。甚至有些经纪人也通过关系联系过我,询问我有无意向加盟意大利的国内俱乐部。
“烟斗教练”贝阿尔佐特
汉城亚运会:遗憾的雨中回忆
1986年6月份,中国队在人员结构上再次进行了调整,然后全力投入到9月份的亚运会备战中。当时,针对我们身体力量不足的缺点,国家体委又进行了一个新尝试,让国家举重队的教练指导国脚进行力量训练。
事实上,用举重方式来增强足球运动员的力量在中国足球界多年来争议不断。从效果上看,举重对下肢力量的短时间增强是有明显作用的,但副作用是会导致球员动作僵硬,足球运动员需要的是跑动对抗中的力量。不过,当年的土办法也没有造成球员伤害,大家的身体感觉也挺好。
1986年起麦超一直担任国家队主力。
那届在韩国举行的亚运会,我最大的记忆是基本都在打雨战。小组赛我们先是赢了印度和巴林,提前获得了出线资格。第三场对东道主韩国队,我们双方展开对攻,但最终2比4落败。当年我们与韩国队的实力其实差不多,但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失利之后,中国足球竟然在随后长达24年的时间里都未能赢下对手,被外界发明了“恐韩症”这个名词!
后来在复赛中,我们对手是西亚的科威特。虽然当年科威特是西亚劲旅,但我们的技术特点不怕他们。那场在釜山进行的比赛中,我们自己错失了不少机会,120分钟战罢打成1比1,只能点球决胜。事实上,我们在备战期间也针对点球进行了反复练习,但最终临场心理还是出现了问题,结果我们4比5点球惜败,无缘半决赛。其实,只要我们机会把握好一点,那届亚运会我们完全有机会争夺奖牌。
这届亚运会之后,年维泗的主帅位置被高丰文取代,我们也在随后两年达到了成绩上的新突破,此是后话。
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足球赛中国队名单
教练员:年维泗、高丰文
队员:吕洪祥、朱波、柳海光、贾秀全、陈东、许建平、段举、山春季、沈祥福、麦超、李辉、郭亿军、柳忠长、唐尧东、马林、路建人、高升、秦国荣
小组赛:
中国 2比1 印度
中国 5比1 巴林
中国 2比4 韩国
复赛:
中国 5比6 科威特(120分钟1比1,点球4比5)
下期预告:
麦超国脚生涯 (1987-198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